泰州市体育运动学校


泰州市体育运动学校质量年度报告(2020年)

浏览数:852 




《泰州市体育运动学校质量年度报告》

2020年)










2021225


前言

2020年,泰州市体育运动学校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 号)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培养和输送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的办学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育人机制,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在市教委、市体育局的全力支持和指导下,学校坚持体育特色的办学模式,全面贯彻党的体育、教育方针,始终秉承“为泰州市和国家培养输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水平优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以及为社会培养合格体育人才”的办学宗旨,办学定位准确,管理制度健全,发展思路清晰,逐步形成“育人为先、学训并重、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现根据《江苏省教育行政部门编制中等职业教育年度质量报告》的要求和相关工作部署,遵循认真严谨、实事求是的原则,认真对照报告编制发布标准,结合我校中职教育工作实际情况,在充分回顾、梳理和总结的基础上,编制泰州市体育运动学校2020年中职质量年度报告。

1.基本情况

1.1学校概况

泰州市体育运动学校建校于1997年,隶属于泰州市体育局,是一所以培养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为目标的全日制中等体育运动学校。是全市唯一一所专业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体育运动学校。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2019年9月,学校搬迁到风景秀丽的春晖路100号,作为过渡阶段。2020年10月,一期工程已开工动土。根据备战第二十届省运会要求,以及保八争六的夺金目标,新建后的体校,规模为在校学生600名,教职工100名,于2021年底交付使用。

根据国家出台的《加强运动学校标准化建设》的要求,以及江苏省下达的标准化要求,新建泰州体校总投资8.1亿元,包括教学办公楼、宿舍楼、食堂、训练馆、全民健身馆、游泳馆等场馆设施。工程计划分两期实施,一期为体校本部,建筑面积为2.73万平方米,投资约2.8亿元。包括教学楼和办公楼各1幢,有教室、功能用房、办公用房、会议室等建筑面积约6300平方米;宿舍楼2幢,男生宿舍容纳400名学生住宿,女生宿舍楼容纳200名学生住宿,还有20 间教职工宿舍,宿舍为4人间,每间带独立卫生间,建筑面积约6900平方米。训练馆2幢,供乒乓球、柔道、射击、击剑、自行车、举重、摔跤、散打、拳击、跆拳道、空手道等19个项目训练使用,训练馆每幢4层,净高4.5米,每层建筑面积约1500平方米,共11500平方米。食堂1幢,容纳教职员工和学生700人同时就餐,建筑面积约1920平方米。还有足球场和风雨跑道。二期工程主要为公共体育设施项目,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投资约5.3亿元。其中全民健身中心0.9万平方米(设置乒乓球、羽毛球、体操、篮球等项目的训练场地)、游泳馆0.6万平方米(含50米标准赛道和训练池)、地下空间2万平方米、商业培训4.5万平方米,建成后,在满足市民健身需求等公共体育服务的同时,保障体校各相关专业队伍的日常训练工作。新建后的泰州体校是一所环境优雅、布局合理、设施齐全、特色鲜明,集运动训练、文化教学、体育科研于一体的花园式学校。

学校严格依照《中等体育运动学校管理办法》和《中等体育运动学校设置标准》办学。学校办学层次包括中等职业体育教育、九年义务教育的初中和小学阶段的教育。学校根据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和训练比赛需要,面向全市中小学招收义务教育阶段有体育特长的适龄少年儿童和中专学段优秀运动员进行训练培养,向省级以上优秀运动队和高等院校培养和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为社会培养中等专业体育人才。学校开设运动训练专业,对学生进行系统的体育专项训练和体育职业技术教育,学校培养的运动员代表泰州市参加省级以上比赛,完成泰州市政府下达的比赛任务。2020年,在全国及以上比赛中,泰州健儿共获得10枚金牌,银牌6枚,铜牌11枚,青少年体育人才培养工作有了推进。

学校鼎新革故,锐意进取,坚持“读训并重”的办学指导方针,通过近几年的探索,基本确立“以体育技能为特色,以综合素质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升学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向,逐步形成了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并存,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蓬勃发展的多形式办学体系。

1.2学生情况

2020年底,学校现有在籍学生248人,在校生人数平稳,招生人数稳中有升。为打造特色精品专业,学校从2018年开始严把招生入口关,在常规身体素质和专项技术测试基础上,提高面试和文化考试在新生录取中的比重,生源质量和学生整体素质几年来日益提高,运动竞技成绩不断攀高,校风、学风持续得到改善。

表一:学校学生情况


质量指标
2020年数据

招生规模/人
110

在校生规模/人
248

学生性别结构
男/%
75.40

女/%
24.60

小计/%
100
学生专业
结构
运动训练/%
100
巩固率/%
100


1.3教师队伍

近年来,学校始终在探索完善“读训并重、教体融合”的办学模式,学校以发展特色专项为引领,构建高素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平台。按照“目标明确、训练科学、师资优化、争先创优”的原则打造师资队伍和筛选后备人才。学校现有教师20人,教练员35人,教师和教练员高级职称21人。

学校采用上午半天、晚上文化教学,下午半天体育技能训练的教学模式。

表二:学校教师情况


质量指标
2020年数据
备注
文化生师比/(生人 /师人)
12.4
按年底统计
教练员生师比/(生人 /师人)
7.1
按年底统计
“双师型”教师比例/%
25
按年底统计
兼职教师比例/%
45
按年底统计
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例/%
100
按年底统计


1.4设施设备

表三:部分实训设备设施


实训室序号
名称
设备总值(万元)
建筑面积(平方米)
1
柔道馆
50
1600
2
举重馆
13
150
3
武术散打
6
548
4
塑胶田径场
40
15640
5
击剑馆
30
960
6
射击馆
70
326
7
赛艇综合训练馆
150
352


表四:信息化建设及图书设备


项目
内容
数量
备注
信息化建设
计算机总数
80


学生用计算机
50


教职工用计算机
30


校园网出口总带宽
100(Mbps)


多媒体教室
1个


多媒体教室座位数
200




质量指标
2020年数据
备注
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万元
1.14
按年底统计
生均纸质图书/册
8.70
按年底统计


2、学校党建

2.1健全党建管理体制

学校党支部在市局党组和党总支的坚强领导下,围绕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始终以党的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党对体育工作的领导, 继续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紧紧围绕学校改革、发展这一中心和育人的根本任务,充分发挥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探索党建和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提高了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取得了显著的育人效益和办学效益。一名党员一面旗,常抓不懈的党建工作,培养了教练员爱岗敬业的责任担当精神。始终把党建作为各项工作的“定盘星”,把党建工作融入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有效推动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为体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案例2-1
泰州市体育运动学校:成功打造基层党建“示范区”。校党委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建立党员活动室,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定期开展党员固定学习日、“主题党日”、党团集中活动日等活动。着力打造党支部建设提升工程,开展党员奉献月、党性教育月、志愿服务月、文化建设月、联动共建月等活动,夯实筑强基层党建“堡垒工程”。


   2.2推动德育思政工作

学校党支部采取集中学习、专题讲座、个人自学、座谈讨论等多种形式,组织支部党员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不断加强对支部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党纪法纪教育,引导党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要求党员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丰富内涵,牢牢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组织党员认真学习新党章、党的基层组织条例、支部工作条例等一系列党内法规,通过学习,使全体党员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时刻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切实维护党中央权威。

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师德师风建设“主体”系列活动。如主体征文、我身边的师德模范主题演讲等等。增强了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明确了职业行为的基本规范和师德底线,促进了广大教师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以更强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举全社会之力抓好学校思政和德育工作,为建设美丽泰州、活力泰州、幸福泰州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为检验政治建设成效,下半年组织全校党员参加江苏省百万党员学宪法学党章考法活动中,实现全员参加全员过关,取得良好效果。

案例2-2
根据实际情况,泰州市体育运动学校开展师德师风建设“主体”系列活动。如主体征文、我身边的师德模范主题演讲等等。增强了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明确了职业行为的基本规范和师德底线,促进了广大教师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以更强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举全社会之力抓好学校思政和德育工作,为建设美丽泰州、活力泰州、幸福泰州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为检验政治建设成效,下半年组织全校党员参加江苏省百万党员学宪法学党章考法活动中,实现全员参加全员过关,取得良好效果。

案例2-3
泰州市体育运动学校:“学习劳模”精神,强化“教育初心”。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双重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等制度,严肃组织生活。通过召开专题会议、党员会议等方式,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合师德师风建设、学生诚信教育和核心价值观教育,经常开展深入学习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的活动,进一步激发广大师生敬业奉献、担当作为的教育使命感和责任感。

2.3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认真组织开展每月一次“党员固定学习日”活动,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按规定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支委会、党小组会,按时上好党课,按规定开展谈心谈话活动。规范办理预备党员转正和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养工作,督促全体党员按时足额缴纳党费。坚持民主集中原则,按规定召开组织生活会,严格组织生活,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学校领导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小组活动。积极开展争先创优活动,鼓励党员工作岗位在一线,作用发挥在一线,敬业奉献在一线。上半年疫情防控期间,学校党员主动参加社区执勤、学校值班、疫情管理等防控活动,确保疫情期间学校防控措施的落实和各项工作的正常进行。拓展党建工作内涵,丰富党建工作内容,创新党建工作形式,组织党员配合体育局的工作,积极参与体育为民驿站的启动,组织党员与12名贫困学生结对帮扶,从精神、物质等方面进行帮扶,关心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在疫情防控期间,党员黄义坚主动将未能回家过春节的13名广西籍学生接回家中,学校总务处积极配合安排食宿和训练,体现了组织的温暖和共产党员的崇高精神境界。加强党对群团工作的领导,指导群团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学校团支部和学生处组织开展的读书节、书法比赛、元旦晚会等活动均产生较大影响,得到广泛好评。

案例2-4 泰州市体育运动学校:全面落实“责任清单”,深耕党建“责任田” 。深耕基层党建“责任田”,严格落实党建“第一责任人”责任,坚持把党建摆在第一位。健全完善学校党建工作目标管理机制,把基层党建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体系,逐级建立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责任清单,签订了目标责任书,传导压力、跟踪督办,有力推动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实。

2.4发挥政治核心作用。

学校党支部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认真履行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保落实的领导职责,自觉把加强党的领导贯穿于学校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健全党建工作网络,明确和压实各科室和基地负责人“一岗两责”工作责任,深入开展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选树先进典型,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创新党建工作形式,对涉及全局的重要工作和重大事项,均在学校党政联席会议上进行专题研究,推动落实。坚决把党建工作和学校中心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考核,把每个科室、每个基地的党建工作抓深入、抓具体,实现党建和学校业务的高度融合和相互促进。

案例2-5
泰州市体育运动学校:多重机制促党建,同心同德谋发展。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健全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推动落实“三会一课”和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固定学习日”等基本学习教育制度。二是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健全党建工作机制,制订党建工作年度计划,纳入学校年度计划,进一步明确工作责任人、责任部门、责任期限。三是健全鼓励激励机制。健全党建工作考核制度,加强党务工作学习和培训,定期开展评优评先活动,选树优秀典型,增强组织号召力和吸引力;完善绩效工资考核方案、教育教学成果奖励办法。

3、学生发展

3.1学生素质

泰州市体育运动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始终把学校的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建立了由校部、党支部、教务处、学生处、团委多层次的德育工作管理模式,制定各项管理制度。学校配有专人负责学生的思想教育,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学生档案、户籍的管理;学生宿舍管理以及团员的组织管理。

学校定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有意义的活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由学校中层干部、教师、班主任、学生代表讲话,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每年的元旦晚会,十月歌唱祖国的歌会,丰富了学生生活,寓教于乐。还聘请公安人员开展“法治大讲堂”活动,全方位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平时,我们在校广泛开展“微笑给自己,自信人生”和“微笑给世界,文明修身”等主题教育活动,培养青少年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倡导“每月志愿服务一小时”来扎实推进青少年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把德育教育落实到实处,提高学生自身素养。

学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加大教学改革力度,积极探索与时俱进的人才培养途径,形成自身文化和教学特色,学生素质和能力得到有效培养。在基础理论课教学中,更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体育类对口单招的理念,激发了学生文化学习的兴趣,优化了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在学生体质锻炼中,本着学校的特点,积极组织开展趣味运动会等活动,动态监控学生体质情况,有效提升了学生体质水平,学生在各级各类体育赛事中都能取得佳绩。

表五:学生素质


质量指标
2020年数据
备注
体质测评合格率/%
100
按当年测评统计


案例3-1
泰州市体育运动学校:三级联动齐抓共管,倾力打造平安校园。学校构建了“三级联动、二级管理、齐抓共管”养成德育教育工作网络,成立养成教育领导小组,实施学校、队部、班级三级联动,实行校、队二级管理,形成校长负总责、分管校长具体抓、训练部门抓落实,班主任、任课教师、值班人员、宿管人员齐抓共管,积极参与的全员全程育人工作格局。学校搭建了“一体两翼”德育工作平台,以实现德育目标为主体,放大“做人教育”品牌效应;以加强常规管理创建“平安校园”、助力成长成才打造 “卓越空间”为两翼,实现全方位的养成教育目标。

3.2在校体验

学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管理理念,探索适合体校特点的训练、教学、管理模式,注重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和体育文化的塑造,逐步形成了优良的学校体育文化传统。通过引导运动员树立为国争光的远大理想,激发学生学习训练兴趣;通过提供优质的保障服务,为运动员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营造良好的训练和学习环境,学校为运动员公寓安装了空调,解决了暑期训练的炎热之苦;通过构建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保障,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体验,学校将计算机教室在周末和假期向学生开放,使学生及时关注了解国家大事新闻动态。积极开展诗歌朗诵、书法比赛、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等文体活动,寓教于乐,在学生中开展感恩祖国、感恩学校、感恩父母教育,努力打造学生满意校园;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服务,全面加强学校安全管理,落实学生医疗保险、意外保险等保障工作,防范重大事故的发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校园中安心学习,安心训练,快乐成长。

表六:在校体验测评


质量指标
2020据
备注
理论学习满意度/%
86.5
针对中一、中二各30人学生抽样调查
专业学习满意度/%
94.8
针对中一、中二各30人学生抽样调查
实习实训满意度/%
96.7
针对中一、中二各30人学生抽样调查
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满意度/%
81.7
针对中一、中二各30人学生抽样调查
生活满意度/%
91.7
针对中一、中二各30人学生抽样调查
校园安全满意度/%
98
针对中一、中二各30人学生抽样调查


3.3资助情况

学校认真做好免学费、国家助学金以及贫困生助学工作,积极做好以“免”“补”为重点的助学资金发放工作。本年度学校认真执行中等职业学生免费教育的规定,对全体学生免收学费,同时结合运动员的文化学习实际需要,由学校提供教材,免收学生的教材费;保证了家庭困难学生的正常完成学业,没有一名学生因为家庭困难而失学;学校重点加强对建档立卡贫困学生的关心和支助,优先满足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在生活学习训练上的需要。

表七:资助情况


免学费落实情况
按政策落实

助学金落实情况
按政策落实

质量指标
2020年数据
备注
免学费人数占比/%
100
按实际在校生统计


3.4就业质量

暂无中专毕业生。

3.5职业发展

学校以“冠军的摇篮”为誉,积极贯彻国家奥运战略,学生的职业发展前景广阔。学校始终坚持为国家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办学思路,2020年度,学校向省级以上优秀运动队输送体育后备人才6人。2020年,泰州健儿再创辉煌,共获得金牌27项次,银牌30项次,铜牌24项次。在全国及以上比赛中,泰州健儿共获得金牌10枚,银牌6枚,铜牌11枚,青少年体育人才培养工作有力推进。学校的办学得到了社会和家长的认可。

4、质量保障

4.1学校基础能力建设

我校专业技能教学内容有别于其他普通中职学校,运动训练为我校专业技能教学核心内容,训练工作是依据国家体育行政部门的训练大纲和工作要求来计划实施。

为加强学校各项目发展,进一步摸索项目规律,探讨科学训练方法,学校在各项目梯队建设方面狠下功夫,着力改变缺乏人才厚度的现象。多次组织青少年队伍集训,发现和挖掘优秀体育苗子,积累后备人才培养经验。柔道、赛艇、皮划艇、举重、散打、射击、游泳、自行车、摔跤、田径、拳击、橄榄球、空手道项目分别成立了少年队、集训队和专业队。通过几年来的运作,梯队建设成果凸显,乒乓球、羽毛球队在此基础上还组建了业余训练班,在年龄层次上向下延伸,完善人才培养链。

4.2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情况

根据国家和省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以及调研成果,学校制定了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并进行滚动修订,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中职阶段开设语文、数学、英语、政治、计算机等公共基础课和社会体育指导员、运动人体科学高论、社会体育学基础等专业理论课,合理确定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学时比例,根据行业产业发展适时修订,选用规定教材。

表八:实训基地建设


校内实训基地现状(2020年)





名称
建筑
面积
(平方米)
实训工位数
设备数量(单位:台)
主要实训内容
主要服务对象
赛艇实训基地
4000
85
22
测功仪、桨频练习和测试
赛艇运动员
柔道实训基地
20000
160
85
速度、力量、耐力、灵敏能力
柔道运动员
散打实训基地
2000
65
21
速度、力量、耐力、灵敏能力
散打运动员
举重实训基地
150
15
20
柔韧协调性、力量、速度和耐力
举重运动员


学校所有机房都安装多媒体教学系统,教师都能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教学,每学期所有老师都要向学校网站上传本学期质量好的教学课件。

4.3专业动态调整

学校认真研究分析国家和泰州体育建设发展走向,坚持“学校围绕市场转、专业围绕行业转、人才培养围绕行业需求转”的建设理念,形成贴近市场、培养现代服务业人才、服务学前教育发展的专业建设特色。为更好满足市场新兴业态及家长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为学生拓宽学历提升的立交桥。突出专业建设,促进科学发展。针对体校的特殊性,进行广泛调研,学校远期规划对职业教育段阶增设休闲与服务专业,既有力衔接了学校开设的19个奥运项目,也开拓了学生的就业前景。

4.4教育教学改革

学校积极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注重教育教学改革,依据社会发展变化需要和现代教育时代特点,结合我校的竞技体育教育的实际情况逐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在文化基础课方面,针对学生文化基础差、学习兴趣低的特点,继续开展“一字兴趣教学法”落实基础知识,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一得一。针对全省青少年文化课统考,我校积极研究考试大纲制定了专用的统考教材,保证学生及时备考复习,顺利通过统考获得比赛资格。学校对中专学段课程进行适当调整,教师有针对性的为学生提供单招考试方面的授课,教学成果显著。
学校注重教育教学改革,结合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开发教学项目,对现代竞技体育教育的特点深入研讨,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体系,对接职业标准和行业规范,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形成以能力为本位,实践为主线,项目为主体的新型课程体系。注重运动训练专业建设,在训练课程内容改革更新工作中,注重在训练课时把国内外成熟、先进的技术和理论及时纳入训练课程教学,实现训练课知识的更新。

4.5教师培养培训

学校充分发挥优秀教育教学能手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以团队合力有效推动了学校的教学改革和信息化教学进程,师资队伍的教学能力与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学校立足办学目标,科学筹划,以形式多样的校本培训和各级各类培训为抓手,创新师资管理模式,激发师资队伍活力。学校注重青年教师梯队建设,加强教师队伍的打造,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脱颖而出。名师及团队建设成效显著,现有高级教练员8人,高级教师14人,教练员参加省市级各类培训,培训率达100%,文化教师参加省市级各类培训,培训率达100%。

4.6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情况

学校自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成功后,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多方面强化训练质量,努力提高科研服务水平,摸索出了一套集训练、教学、科研、行政后勤“四位一体”的管理模式,打造了一批高水平教练员队伍,汇集了一批热爱教育、责任心强的教师队伍,吸纳了一批技术精湛、学有专长的科研人员,逐步形成了以培养输送为主导,以育人夺标为目标,各项工作相互协调、共同促进的办学特色,相继出台了行政管理、训练管理、教育教学管理、后勤管理等四大方面人性化、合理性、可操作的管理制度,完成了从追求形式向注重内涵的转变,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提高了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5、校企合作

5.1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

学校除了现有的满足需要的实训基地外,广泛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校企合作不断扩大。学校根据各项目的不同特点,选择各个项目优势的外训单位,作为本项目的实训基地,建立合作关系,学校先后与各县市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业余体校、各传统项目学校、省以上优秀运动队和高等院校、社会俱乐部等体育协会建立合作关系,学校运动员配有对口、稳定、符合实习需要的实习基地的专业项目数4个,这不但加强与各个地方体育系统的合作,也为学生实训、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5.2现代学徒制

为贯彻落实市政府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策部署,大力实施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政策保障,提升学徒最终留职率。企业参与的积极性是实施现代学徒制的关键因素。而提升企业参与积极性,就要满足其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为此学校在实施现代学徒制过程中,坚持贯彻“校企共赢,以企业学生为主旋律”的理念,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培养出的学生职业能力得到了企业认可。同时,企业也专门出台三项现代学徒制配套政策,提高学徒的最终留职率,满足了企业对学徒培训投入与实际产出效益平衡的客观需求。

5.3学生实习实训

严格执行《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的通知》(教职成[2016]3号)文,制定了《泰州市体育运动中等专业学生实习就业管理制度》,强化领导,任务明确,责任到人。每学期开学前一周,制定好本学期的工作计划,学期结束时完成工作小结;学校及时检查,教练员认真书写教案,填写学生训练记录表,做到档案齐全,查阅方便,上报及时,符合各项检查要求。

5.4集团化办学

开展集团化办学,是深化产教融合,激发职业教育办学活力的重大举措,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力支撑。
自2018年学校牵头成立了泰州市体育学校联合会,成员单位有各县市区体校、各县市区传统项目学校。在教学研讨、专业建设、学校合作等方面不断深入合作,成绩显著。联合会和专业联盟继续在促进资源信息共享,加强成员单位联系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6、信息化

6.1信息化建设情况

为确保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顺利有效的开展,我校专门成立了以校长薛兰梅为组长,副校长沈永生、高志军、耿海涛、李嫦娥任副组长,其它相关负责人和信息技术专业人员为成员的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各人分工明确,各施其职,共商学校信息化发展大计。信息化建设工作涉及面广,涵盖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重视管理,树立服务第一,质量和效益都十分重要。有了科学的管理,确保了我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具体落实,从而抓好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6.2优质数字资源共建共享

尽管学校经费紧张,而且一期工程正在建设中,我们还是尽量做到开源节流,并寻求上级领导部门的支持,把有限的资金用于教育技术装备的建设与配备上。各教师办公室都接入了互连网,方便了教师、学校与家长的联系。每个行政办公室都已配有电脑,保证了上级通知和精神的及时传达。同时学校还配有多种电脑辅助设施,确保教师办公和学校工作的正常化。

6.3师生信息素养提升。

为了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我校按照要求标准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中职两个年级全部开设了信息技术课,学生上课均为一人一机。安排对于信息技术熟悉的教师组织授课,除用好信息技术教科书外,根据学生实际,补充相应实际内容,增加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7、社会贡献

7.1人才培养

学校重视学生成才的培养,加强学生体育技术技能的训练,不断加大运动员文化教育的投入,努力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体育技术技能人才,弘扬体育精神和工匠精神。学校组织参与各级各类竞赛,承办省级以上比赛4次,各项目拔尖技能人才脱颖而出,本年度向省级以上优秀运动队、俱乐部、行业体协输送高水平人才11人。学校培养的运动员争金夺银的比赛成绩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学校作为泰州市体育“航空母舰”的作用日益突出,成为泰州竞技体育的中坚力量;运动员毕业后有了更宽广的出路,在升学深造的同时,毕业生进入体育俱乐部、体育协会任职,获得很好的发展,学生家长的满意度逐年提高。

7.2社会服务

学校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市体育局提出的全面开展广大人民群众全面健身的工作部署,泰州市体育馆全年免费、“五一”、“十一”、“全民健身日”等节日免费向市民开放。继续加大对我校训练馆及体育馆的场地建设和完善,将惠民工程抓紧抓实,创新管理办法、加大宣传力度,把体育场馆面向社会开放工作做得更实更细,提升训练场馆全面开放的社会影响力,让百姓切实享受到体育发展的成果。根据各运动队的训练安排,合理组织体育爱好者参观训练场馆柔道、赛艇、皮划艇、举重、散打、射击、游泳、自行车、摔跤、田径、拳击、橄榄球、空手道等项目的指导体验,各项目积极走进社会、回馈社会,根据有需求的专业单位,免费提供健身指导员培训、传授科学的训练理论及实践指导工作,让泰州市民在体育事业的发展中得到实惠。
加大我校专业运动项目在社会的普及率和影响力,真正的将竞技体育结合群众体育共同发展的新思路落实到实处。

7.3对口支援

根据《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2020年“苏乡永助”资助育人主题活动的通知》(苏教办助函【2020】9号),学校积极做好包村和结对帮扶工作。上半年疫情防控期间,学校党员主动参加社区执勤、学校值班、疫情管理等防控活动,坚持24小时值班制定,确保疫情期间学校防控措施的落实和各项工作的正常进行。学校党支部组织党员与12名贫困学生结对帮扶,从精神、物质等方面进行帮扶,关心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在疫情防控期间,党员黄义坚主动将未能回家过春节的13名广西籍学生接回家中,学校总务处积极配合安排食宿和训练,体现了组织的温暖和共产党员的崇高精神境界。领导班子对高港区胡庄镇进行走访调研,帮扶价值2万元的体育器材。

7.4国际合作情况

国际交流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我校高度重视国际交流工作,去年柔道队在日本与日本的俱乐部进行交流训练比赛,赛艇队在省水上中心积极与韩国的俱乐部进行交流比赛,让办学方向适应国家未来发展趋势,2020年因疫情暂缓进行国际交流,疫情过后将继续进行国际交流

7.5一带一路

作为泰州市唯一一所专业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体育运动学校,全力推进国际化教育,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背景下,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提升学校的办学层次和人才培养质量。我校希望通过引进优质海外学术资源和具有国际知识与技能的创新型人才,积极服务泰州区域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事业,为地方进步和发展、提升国际化程度做出突出的贡献。

8、举办者履责

8.1经费保障

学校办学经费有保障。本年度,泰州市政府切实履行政府职责,保障教育经费投入,促进学校义务教育和中职教育健康发展。根据学校部门预算,本年度共投入办学经费两千五百多万元,保证了学校各项事业的正常运行。

学校建立了健全的财务和资产管理制度,资金的收入和支出严格按照学校财务管理制度和泰州市的财务制度执行,在专项资产管理上,学校明确专项资金来源、使用范围、开支标准、审批人员、权限、流程,明确了相关人员的责任,按要求、按预算、按程序管理好项目资金,政策性经费、生均拨款、项目投入经费能及时到位,严格执行财务制度,保证了财务、资产管理制度的健全、规范及执行的有效性。

8.2政策措施

学校全面落实市体育局关于《泰州市备战20届省运会工作意见》的要求,进一步明确体育局党组提出的奋斗目标,贯彻“实施金牌战略”的指导方针,强化“训练有素、管理到位、保障有力”的工作措施,同心协力、齐抓共管、扎实推进学校各项工作的进行,保证学校各方面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

9、特色创新

案例9-1
泰州市体育运动学校:科学办学,培养人才,提升效益
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的教育,是终身教育。体育运动学校承担着培养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向地方和国家培养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任务,应使学生获得体育项目的基本技能及继续学习的持续发展能力。同时,随着社会进步,对体育办学的要求也在不断的变化当中,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与时俱进,依据相关政策规定,尽可能的为学生创造好的条件,尤其在办学软件上下功夫,人才培养方向从原来的单一追求竞技体育成绩转变为培养复合型体育人才。在基于成绩的同时,更注重的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德育教育、文化学习、体育训练、社会服务、技能培养等,培养高素质综合性体育人才。近年来,我校输送的运动员成绩卓著,在各级比赛中不断取得佳绩。
案例9-2
泰州市体育运动学校:以独具特色的校园精神文化,引领德育工作提升
学校提倡“学校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积极倡导“全员德育、全面德育、全程德育”,结合体育特色,学校不仅要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和为国争光感,更要求教职工忠诚教育事业,具有坚忍不拔、耐受挫折、克服困难的执着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个人和学校共同发展的远大抱负。学校高度重视大型主题教育活动,努力实现开学典礼、主题升旗仪式、入学教育、禁毒教育等大型主题教育活动的课程化,认真组织主题活动,制定详细实施方案,学校支持指导,学生设计组织,让学生在自主实践中体验成长的喜悦,通过庄严、隆重、震撼的大型主题教育活动,激发学生的正气、志气、勇气、豪气。
注重企业文化和体育文化渗透,让职业精神走进中职校园,是学校德育一大特色。为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激发学生尊重劳动、崇尚技能,弘扬工匠精神,学校特邀泰州运动健身业行业专家,为学生开展以“运动让生活更幸福”为主题的讲座,全面介绍体育健身产业发展前景,展示体育技能人才成长成才历程。通过专家对国内和发达国家体育健身产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的讲解,使学生对“体育职业”的概念有更深度、更广泛的了解,增强对体育健身产业的认识,拓宽学生对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方向。

10、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10.1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校园基础设施限制学校总体发展。搬迁后的现有校园各类设施陈旧,在基础硬件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安全管理方面限制了学校整体发展。随着体育事业的发展以及学校办学定位的提升,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学校一期工程已经开始建设,于2021年底交付使用。
师资数量严重不足,结构有待完善。由于理论教学与专业特点的限制,师资结构与先进学校相比有一定差距。
运动员文化教育水平上还有待提高。由于专业培养的特点,文化教学的形式和方法创新不足,部分教学改革举措落实有一定困难,还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求。
校企合作机制需进一步健全。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不够多样,专业设置与地方体育事业发展需求还需要进一步紧密对接。

10.2改进措施

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推进学校与各体育运动项目中心、企业、业校、高校之间的交流,坚持以服务地方体育事业发展为根本,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不断完善办学机制和人才培养方案。
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评价、培养工作,引进有真才实学的教师,提高教师数量,加大师资培训的经费投入,加强优秀中青年教师培养,建立一支年龄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责任心强、爱岗敬业的优秀师资队伍,不断提升办学品质。
积极思考和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创新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通过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为人才培养、资源共享、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提供支持。

当前学校处在江苏省第20届运动会的承办和参赛工作的重大机遇期,这是对学校教学训练水平的大检阅 。学校在市体育局的直接领导下,探索了一条“教体融合,比翼齐飞”的特色办学之路。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把可持续发展与学校整体规划相结合,使学校各项事业发展呈现欣欣向荣的局面。




撰写人:沈永生、李嫦娥、耿燕美、唐慧菊、周振超


审核人:薛兰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