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体育运动学校


传承雷锋精神,谱写时代新篇

作者:高二班 刘萍浏览数:407 


雷锋同志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是影响着几代年轻人的英雄人物。他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却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助人无数。

1957年2月,雷锋加入中国共产党主义青年团。1960年1月8日,雷锋应征入伍,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部队的培养教育下,他进一步提高了政治觉悟,牢固的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远大目标。他不忘阶级苦,懂得“怎样做人,为谁活着”,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祖国,终于社会主义;以“钉子”精神刻苦学习毛泽东著作和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以甘当“螺丝钉”的精神,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

雷锋的模范事迹和高尚思想在军内外产生巨大影响。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于1963年3月5日亲笔为他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并把3月5日定为雷锋纪念日;一部可歌可泣的《雷锋日记》令读者无不为之动容。“雷锋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学习。

如果你是一缕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片黑暗?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片土地?如果你是一粒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的坚守岗位?雷锋,就是这一缕阳光、这一滴水、这一粒粮食,这一颗最小的螺丝钉。

21世纪以多媒体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经迅速地闯入我们的生活,我们作为新一代的年轻人获得了更新更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掌握了更多更复杂的生产生活技能,却丢掉一些中华民族最传统最淳朴的美德,而如今“学雷锋,树新风”活动仅仅成为了一种仪式,成了“雷锋三月来四月走”,并没有真正地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感染雷锋精神的真谛所在。所以,作为21世纪新一代的年轻人,我们更应该将雷锋精神弘扬和传承下去。要让“3月5日”学雷锋变成“365”天学雷锋。


我们还要学习雷锋的“钉子”精神,施工任务中,他整天驾驶汽车东奔西跑,很难抽出时间学习,雷锋就把书装在挎包里,随身带在身边,只要车一停,没有其他工作,就坐在驾驶室里看书,他在日记中写下这样一句话:有些人说工作忙,没有时间学习,我认为问题不在于工作忙,而在于你愿不愿意学习,会不会挤时间,要学习的时间是有的,问题是我们善不善于挤,愿不愿意钻。一块好好的木板,上面一个眼也没有,但钉子为什么能钉进去呢?这就是靠压力硬挤进去的,由此看来,钉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善于挤和钻。

学雷锋就是做好自己,对家庭,对社会有责任,如果我们把学雷锋理解为感激他人回报社会的行为,那才是对雷锋的真正尊重,才是对雷锋的真实缅怀。向雷锋学习不能只局限于3月5日,更不能只局限于“墙上”,它应该是一个人、一群人、一个集体,在每一天每一刻,接过雷锋同志手中的“枪”,明白即使在最平凡的岗位也能为了人民做好事、做善事,把雷锋精神内植入心,外践于行,只要有心,天天都是雷锋日。